揭开血管衰老的秘密
最近老年医学科病房收治了一位这样的患者:张阿姨是一位66岁的退休公务员,以前她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,血压一直高。几天前,张阿姨参加了一场婚宴,结束后,感觉胸口憋闷,以为睡一觉就好了。可是第二天出门时,张阿姨再次觉得胸口憋闷,于是去医院就诊。检查结果显示,张阿姨血压高(166/104mmHg),左心肥大。医生告诉她,她的血管比80岁的老年人还要硬,并且已经出现了高血压和左心肥大,要严格按照要求服药并改变生活方式。张阿姨很疑惑,为什么自己66岁的年龄,血管却80岁了?
什么是动脉硬化和血管早衰?
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不断分支的血管,起于心脏,分支延长,止于身体各组织内,负责将血液由心脏运送至身体各处。动脉的管壁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硬化,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变硬,中老年时期硬化程度显著加重。动脉这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硬化就属于血管衰老,也叫动脉硬化。不良的生活习惯、不良情绪、疾病等带来的刺激,会导致血管硬化加速,超过年龄增长的速度。比如66岁的张阿姨,血管已经加速硬化到80多岁,这就是血管早衰,血管的年龄比身体的年龄大。医生询问后发现,张阿姨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,熬夜、工作压力大,血压高了很多年。导致她年龄66岁,血管80多岁;但只要她遵医嘱,按时服药,自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血管衰老的速度也会减慢。
动脉硬化如何评估?
目前临床上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的方法有很多,包括评估血管壁厚度、斑块大小和数量、血管硬度等。最常用的评估血管硬度的方法是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。通过判断受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在同龄人中的分布,可以直观地看到血管硬度与哪个年龄段相当。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血管早衰的存在,从而尽早进行干预,预防后续相关疾病的发生。
上一篇: 老年患者如何远离深静脉血栓
下一篇: 老年痛风患者的健康小提示